第一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续)(2 / 2)
黄州州学如今有“二刘”,即刘焯刘炫,还有另外两个“二刘”,即刘臻刘讷,还有他这个“王三郎”,每场辩论会都座无虚席。
这么多经学名家举办辩论会答疑会,读书人当然是要听的,可会场位置有限,而想听讲的人越来越多,怎么办
好办,把每个月的会谈其内容记录下来,整理以后按月出版,名为西阳月刊,这种书籍经推出,便被书商们抢购空,然后在各地热销。
每场辩论会答疑会,主讲人都会从中受益:月刊出版之后有“提成”。每个月讲上那么三五场,待得下月出版之后,“提成”便滚滚而来。
别人的“提成”有多少不知道,王頍前个月的“提成”是四十多贯,当然这是所得流通券折算成铜钱后的市价。
四十多贯,足够他家连同侄子家个月的基本开销了,而在州学授课给书肆校书的收入还没算在内。
王頍仔细看了遍新出版的西阳月刊,对毫无错漏的内容以及精美的印刷十分满意,收好书之后起身离开,跨过书肆门槛,当头看见对面的求学社肆宅。
西阳月刊,是如今黄州书肆炙手可热的书籍,为出版商带来滚滚财源,而这却和求学社无关,因为最先提出“月刊”想法的求学社东家宇文温,把出版西阳月刊的机会,让给了别家书肆。
这种秘辛外人不知道,王頍是听刘焯说起才了解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宇文温有想法。
王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以即便开始觉得宇文温“言过其实”,但还是在城中四处走走看看听听,两个月下来,所见所闻加上所想,让他察觉到这位看起来似乎“沐猴而冠”的独脚铜人,有隐藏的另面。
如今周国对陈国大规模用兵,方才在茶肆里听得番“好消息”,王頍从中发现丝异常:黄州的商贾和大户们,似乎对打仗很兴奋,因为只要西阳王打仗,他们就有利可图。
而若是打了胜仗,就更加兴奋,因为赚钱的机会就更多了,不光如此,就连寻常百姓也很高兴,因为打仗,他们就有活干,有工钱拿。
西阳王打仗,连带着黄州上下都能发财,所以大家都盼着打仗,这种匪夷所思的局面,是以官府出钱采购大量军需为基础的,确切的说,是以西阳王倒贴钱采购军需为基础的。
宇文温哪来那么多钱他把这么多钱花出去,想干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是要收买人心,而这不是简单的收买,是通过“荣俱荣”的方式收买,宇文温的用意昭然若揭。
你有野心,所以直在演戏,让某些人觉得自己不成气候,对吧。
这是个好消息,王頍觉得不虚西阳之行,如今的他如同个捡到宝贝的孩童,欢快的哼起歌来,那是新出的皮影戏中段唱词:
“看前面黑洞洞.待我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