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决断(2 / 2)
“西阳公,你也走啊!”宇乾铿喊道,他看见了远处飞扬的尘土,似乎有大队兵马冲来,知道如今情况不妙了。
“陛下,请先走,微臣为陛下断后!”宇温向着小皇帝笑了笑,随即转头就走。
片刻之间,宇温和尉迟靖已经做出决定,宇温留下和几名禁军将领压阵断后,而尉迟靖带着皇帝同骑一匹马,向南疾驰而去,数百骑兵紧紧跟随。
“隋军来了!大家向马车靠拢!准备接战!”
宇温高声喊叫着,消息传了出去,整个队伍开始波动,有反应快的人已经吓得面色发白,而有的还没回过神,相互间面面相觑,有人回头看去,随后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隋军来了,隋军来了!”
“快,向我靠拢,向马车靠拢,拿起所有能拿得东西当武器,结阵,结阵!”禁军将领高声喊着,指挥手下向自己聚集,宇温分开人群,向着队伍中部跑去。
他做出了决断,那就是亲自断后,不是脑残要搏出位,实在是只能如此,如今的周国可以没有西阳郡公宇温,可不能没有皇帝宇乾铿。
宇乾铿若是死了,谁来继位?杞国公宇亮?杞国公世子宇明?还是西阳郡公宇温?这都不可能,成年宗室上位,尉迟一系会甘心么?
那么让下一辈的小宇们来继位?那他们的爷爷宇亮、父亲宇明或宇温怎么办?当摄政王?那丞相尉迟迥该如何自处?谁来掌握朝廷大权?
如真是这样,也只有宇温的嫡子宇维城合适,因为他身上同时流着宇氏和尉迟氏的血,能让双方都可以接受,可即便如此仍不能解决问题。
无论是哪个宇称帝,肯定是遵循就近原则,留在山南自己的地盘,如果新帝不愿去邺城,那么邺城的尉迟丞相会来山南?
所以尉迟氏很大的几率会冷眼旁观,任由隋军攻破山南,他们便可以无可奈何的自立了。
一如当年萧梁故事,梁元帝萧绎所在的江陵被西魏军攻破后,梁国最后的生机也断了,大将陈霸先在建康取而代之,建立陈国。
宇乾铿现在不能死,他若是死了那么周国便会走向末路,所以宇温面临残酷的选择,但答案也很简单:让宇乾铿赶紧走,想尽办法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敌军杀来,皇帝必须走,指挥禁军、侍卫的左宫伯也跟着撤了,总要有个有些分量的人留下来压阵,指挥人员拦截敌军,宇温虽然不是禁军或侍卫的上司,但好歹是宗室。
若是宇家的人都溜了,那谁还愿意为宇家玩命?
留下来的人就是肉盾,要尽可能阻滞隋军的冲锋速度,为皇帝撤退争取宝贵的时间,只有宇温能用那也许不怎么灵光的宗室名号,来号召大家玩命。
也许他会死,但只要小皇帝安然无恙,周国那微妙的权力平衡就能保住,只要周国在,那就有宇氏的生存空间,也有了宇温妻儿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他的决断,一如当年在长安,他愿意以自己的命,对掉杨坚的命,换得大周江山稳固,换得家人生路。
另一个原因是随行的周法明、田益龙以及护卫们,还在队伍的中后位置,时间已经不够让他们开溜,只能抱团硬扛了。
他不能丢下自己人逃命!
宇温是宗室,所以能够骑马跟在天子车驾左右,而周法明、田益龙只能和其他随行人员一样,排在队伍中间前进,一旦队伍大乱,甚至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周法明、田益龙跟着宇温来邺城,所以宇温要将他们好好的带回巴州,如果就这么丢下自己人溜了,有何脸面回去。
这就是一军主帅丢下自己的兵临阵脱逃!
他很快找到周法明等人,连着张定发和张鱼等护卫都在一起,见着宇温后都是不约而同的问道:“这怎么回事,隋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管那么多了,现在听我指挥,抄家伙背靠马车结阵,阻塞道路拦截隋军,为陛下殿后!”
马蹄声起,汹涌而来的隋军骑兵已经逼近队伍,人们惊慌失措的到处乱跑,有的听从指挥聚到马车边,而更多的人则是向道路两边的旷野逃去。
面对着即将杀来的敌军,整支队伍果然瞬间大乱,将领们奋力高喊着,却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阵型,唯有那些禁军和侍卫回过神来,向着马车靠近,试图聚在一起。
骑兵冲锋其势已成,然而己方阵型散乱如待宰羔羊,唯有以血肉之躯硬扛,希望求得一线生机,宇温攀上一辆马车,站直身子后拔出佩刀奋力高呼:“我乃大周宗室宇温,诸军与我一起杀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