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朱元璋:咱的刀先杀朱家人(2 / 2)
“尚书宋公富经略,世上但识陈恭襄。”
这句话说的是明初治河的两个能臣,宋公便是宋礼了,后来成为了永乐年间的工部尚书。朱四爷猜测,难道这个宋礼就是那个宋礼
朱棣忍不住好奇向宋礼问:“你怎么会饿成这个样子”
宋礼苦笑着回答道:“自从从定远县逃出来之后,我一路上的盘缠都用光了,只能忍饥挨饿。”
逃
朱四爷敏锐的注意到这人身上还有伤,一笑:“若是没有落脚之处,不如先去老夫的院子。”
宋礼没有扭捏,躬身一拜:“那叨扰了。”
……
回到小院,推开门就看到朱元璋在那踢桂树。
朱四爷看在眼里,不禁有些无语:“八郎,怎么跟这桂树过不去呢”
朱棣附和一声:“绝壁有病。”
朱元璋这两天心神不宁,一直为朱四爷脑中的那根针所困扰,今日特地前来再次试探。他猜测,朱四爷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脑中还藏着这么一根针。
“四爷,昨天那郎中说你气血不大通畅。”朱元璋直接问,“你可感觉身体有哪里不适”
朱四爷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没好气地回道:“哼,那你请的那郎中定是庸医!老夫身子骨硬朗着呢,这么多年了,连个小病小痛都不曾有过。”
他自己回想了下,还真是。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脑子里有那气运天书的加持,啥毛病都没有。
“有没有头疼脑晕什么的”朱元璋追问。
“没有啊。”朱四爷没好气,“嘿,你还盼着老子病啊”
“没没。”朱元璋连忙摆手。
他暗暗松口气,或许如太医所说,四爷运气好,那根针有可能正好避过了要害。
朱四爷请宋礼坐下,介绍了下朱元璋,说是邻居朱八郎。
朱元璋压根没注意到宋礼的存在。
“小宋,你咋从定远逃出来呢你不会是逃犯吧”朱四爷半开玩笑地探问。
“别提了!”宋礼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怒火,“我们定远县的县令朱桓,仗着是皇上的侄子,胡作非为,加收百姓各种税,连卖鸡蛋,都会被征税。”
“什么”朱元璋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诧,“你说可当真”
“千真万确!”宋礼的双眼仿佛要喷出火焰,“朱桓那厮,还对一家酒楼老板的女儿心生邪念,公然强抢。他更是无耻地诬陷酒楼老板,将其全家打入牢狱。那可怜的女子被他霸占后,因无法忍受屈辱,最终选择了上吊自尽。”
“怎么不报官”朱元璋冷问。
“他就是县令,怎么报”宋礼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怒,“有些人曾尝试去州府告状,但都被无情地押回。只因为他是皇上的侄子,无人敢管。”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如刀般锐利。
他万万没想到,在吏部考评中一直表现优良的朱桓,私下里竟是如此丧尽天良的官吏。
“我这次来京城告他!”宋礼哼一声,“就看皇上他会不会大义灭亲。”
“朱重八应该不糊涂,不过啊,你得能见到他。”朱四爷皱眉。
“小爷我帮你。”朱棣怒道,“朱桓那狗官,该杀。”
宋礼朝着二人抱拳,没想到进京后就碰到好人了。
……
朱元璋一回到文华殿,便紧急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他命令毛骧立即派遣锦衣卫前往定远县。一旦查实朱桓的罪行,必须立刻将其抓捕并押解至京城。
“遵旨!”毛骧恭敬地领命。
朱元璋的语气愈发沉重:“另外,你还需要派遣一批锦衣卫暗卫前往凤阳,秘密搜集那些勋贵们的不法证据。记住,先不要打草惊蛇。”
“是!”毛骧应声而去。
此刻的朱元璋,浑身散发着一股凌厉的杀气。太子朱标见状,轻手轻脚地递上一杯热茶,轻声劝慰道:“父皇,请息怒。”
朱元璋冷哼一声,愤怒地说道:“这些家伙欺压百姓,真当大明已经高枕无忧了吗哼,就算得罪士大夫、得罪勋贵,咱也绝不会去得罪天下百姓!”
朱标眉头紧锁,担忧地说道:“父皇,如果桓堂哥的事情属实,那处理起来可就棘手了。”
朱元璋喝了口茶,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是啊,他是你六九伯唯一的儿子。如果他死了,你六九伯就无后了。”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但是,如果真如传闻所言他触犯了法律,那就不能怪王法无情了。父皇,到时候就由儿臣来亲自处理这件事吧。”
朱元璋自然明白太子的用意,他是不想让自己难做。
他眼中冷芒闪过:“这天下还未定,他们就开始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哼,那好,咱就先杀朱桓,咱的刀先杀朱家人!到时候,还有谁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