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 第193章 朱元璋:咱要有弟弟了?

第193章 朱元璋:咱要有弟弟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那两人的个性,不撒欢过瘾了,接的回来”“可是……皇子身处敌国国都,这……”徐达皱眉紧锁,显然对此事极为担忧。

朱元璋的眼神突然变得凌厉如刀,浑身散发出冰冷的杀气。

可不止皇子,还有个太上皇,若是他们在应昌有个三长两短,咱要让整个应昌城为他们陪葬。

……

应昌城。

客栈内,房间中。

朱四爷端坐于镜前。镜中映出他一头乌黑发丝,身着一袭洁白长袍,那独特的气质宛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翩翩佳公子。

“师傅,这染的黑发能保持多久”朱棣好奇地问。

朱四爷轻轻起身,手中折扇潇洒地展开,嘴角微扬:“能维持数日吧。哦对了,记得叫我唐伯虎,这是为师在应昌的马甲。”

朱棣不知道马甲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师傅这肯定是要去整活了。

朱四爷拍拍他的脑袋:“我们继续兵分两路,晚上回来分享彼此的情报。”

朱棣颔首:“行,那就出发。”

师徒二人出了客栈,分头行动。朱四爷来到了一家青楼,这是全城最大的青楼叫万楼,据说文人雅士都喜欢来这里故作风雅。

北元的贵族在中原久了,也都喜欢中原文人士子那一套:饮酒作诗,玩女人。朱四爷进了楼,立马有姑娘围了上来。

他放眼看去,这万楼颇为典雅,姑娘们一个个身姿婀娜,面容极佳,有的还极有异域风情。他打手一挥,片片金叶子落下,姑娘们顿时目瞪口呆。

“来贵客了。”姑娘们惊呼。

朱四爷被莺莺燕燕的姑娘们包围了,他索性坐下,拿起酒杯开始边喝边逗弄。他的目光时不时看向不远处的几个公子。

今天,他的目标就是他们中的一个,那个穿青衣的公子,是右丞搠思监的儿子,中原名字叫李怜,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公子。可这只是他的表面,实际上,这万楼的很多姑娘都是他卖的,弄死的就不知道多少了。人面兽心,就是这厮了。

朱四爷在姑娘们的劝酒下,面色泛红,豪饮一口后,吟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

听到那首诗,李怜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提着酒杯优雅地走了过来,大声称赞道:“好诗!好诗!兄台真是才华横溢,此诗听来让人畅快淋漓。”

朱四爷也微笑着举杯回应:“多谢兄台谬赞,只是我随口之作,不足挂齿。”

李怜抱拳施礼,自我介绍道:“在下李怜,敢问兄弟尊姓大名我觉得我们很有缘分,不如交个朋友如何”

“在下唐伯虎。”朱四爷也抱拳回礼,接着接受了李怜的邀请。

说着,他提着酒壶,在李怜的引领下走了过去。周围的姑娘们见状也都纷纷围了上来,场面顿时热闹起来。李怜热情地向朱四爷介绍了在座的几位公子哥,他们都是应昌城中的豪门公子。朱四爷暗自留心,将他们的名字和身份一一记下。

李怜忽然想起刚才那首诗,便笑着对朱四爷说:“唐兄,你刚刚那首诗真是妙极,不知能否写下来赠予我我相信这传出去定会成为一首名作的。”

他拍了拍手,立刻有侍女恭敬地奉上纸笔。朱四爷也不推辞,接过笔来蘸满墨汁,挥毫泼墨。他的笔法流畅自如,笔尖在宣纸上跳跃飞舞,仿佛游龙戏水一般。不一会儿,一首诗便跃然纸上。

李怜接过诗稿一看,顿时眼睛一亮:“好字!唐兄的字真是有颜体的神韵啊,既雄浑又端庄,既厚重又不失灵动之美。”

朱四爷哈哈大笑一声:“李兄喜欢,就送你了。”

李怜也不客气地收了起来,并吩咐下人小心收好。他再次举杯向朱四爷敬酒道:“唐兄才华横溢,不知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呢”

朱四爷苦笑一声摊了摊手说:“家中经商而已,并无功名在身,可谓是一事无成啊。”

听到这里李怜眼睛一亮激动地说道:“唐兄如此才华,怎能埋没于商贾之中呢我父亲正是当朝右丞相搠思监,他老人家求才若渴广纳贤才。如果唐兄愿意的话,我可以举荐你去我父亲那里,以你的才华定能大有作为。”

朱四爷心中暗自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犹豫的样子说道:“这……真的可以吗我毕竟是个商人之子啊。”

“当然可以!”李怜语气坚定地说道,“唐兄放心,明日你就来府中找我,我亲自为你引荐家父。”

朱四爷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抱拳道谢:“那就多谢李兄了!”

“客气啥!”李怜豪爽地一挥手大声道,“来!我们继续喝酒!”

……

在长公主府宏伟庄严的大殿之上,赵璇蓁身着一袭华美的凤袍,婀娜多姿的身形被完美地勾勒出来,她端庄而坐,尽显华贵与高雅,目光缓缓扫过站立在大殿中的十几位朝中重臣。

她缓缓开口,声音清冷而威严:“诸位大人,你们皆是出自本宫门下。如今本宫既已归来,自当为皇兄解忧。从今日起,户部和兵部的一切事务,你们需得日日向本宫禀报。皇兄也已首肯本宫参与朝政。”

众大臣齐声应诺。

赵璇蓁的目光转向兵部尚书伯颜,询问道:“伯颜,齐王那边可有新的战报传来”

伯颜恭敬地回答道:“回禀殿下,前些时日齐王与明将李文忠进行了数次小规模的交锋,我军胜多败少。如今齐王正在等待时机,因大明皇帝朱元璋已亲征前线,明军士气正盛。”

赵璇蓁点头称赞道:“齐王深谙兵法之道,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道理。有他领兵作战,本宫自然放心得很。”

随后,她又详细询问了户部的事务,并一一作出妥善安排。待一切处理完毕,众大臣才依次退出大殿。

“殿下,我们的人都散出去了。”一个侍女来报,“还未有那个人的消息。”

赵璇蓁微微蹙眉。

四爷,你来到了应昌城,还不来找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