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的考验(2 / 2)
现在他要结婚了,也得通知一声。
再有,七年来,他每年都给外婆那边寄二十块钱过去,从没间断过,这是替母亲,也是为他自己尽孝。
“笃笃……”
见敲门的人不说话,他以为又是何雨水,不由无奈的去开门,谁知道是她来了。
“秦淮茹,你来做什么”
杨卫彪没想到白莲会找上门来,而且还是这大晚上的。
“卫彪,能进去说话吗”
秦淮茹说着就想往里钻,却被挡下来了。
“不行,我跟你没任何关系。”
杨卫彪猜测秦淮茹这是想来借钱,甚至是讹钱,他得小心点,看来得早点把于莉娶过门了。
秦淮茹脸上闪过挣扎,最后一咬牙,就说:“卫彪,我不要东旭了,跟你过日子吧。”
听到这话,杨卫彪直接蒙了,“秦淮茹,你还要不要脸啊,贾东旭还在医院躺着,你这又要改嫁了”
“卫彪,你听我说,我心里一直有你,你就娶了我吧,我肯定给你生个大胖小子。”
秦淮茹是真的想改嫁,杨卫彪现在什么都好,可就快有对象了,这是她最后的机会。
“秦淮茹,你给我滚,你觉得我能看上你我杨卫彪不搞破鞋!”
杨卫彪说完就把门关上了,要不是看人是孕妇,他都想甩一巴掌过去,这简直不要脸。
七年前悔婚嫁给别人,七年后大着肚子回来找他接盘
“卫彪……”
秦淮茹站在门口哭诉,可却没在敲门,她知道没机会了。
没敢待太久,担心被人看见,她连忙擦干眼泪,贴着墙角离开了。
就在这时,聋老太太家的房门动了一下,然后就没动静了.
第二天趁着上班前,杨卫彪就到媒婆那里把尾款给结了。
“卫彪,你院里那三大爷后来没为难你吧。”
王婶儿拿着十五块钱,而且还收到了一袋子白面,加上昨天给了生瓜子,和预付款五元。
这一单是她的人生巅峰,恐怕以后很多年,都破不了这记录了。
“没了,量他也不敢闹,这不占理啊。”
杨卫彪自己也没去闹,他那张霉运符还在保质期内,阎埠贵后面肯定还会倒霉。
“卫彪,你放心,王婶儿啊已经发动关系把这事传出去了,我看以后就没人敢给阎埠贵家说亲。”
王婶儿这张嘴那是特能说,直接把阎家传成了一分不出搞截胡,连媒婆钱也骗的老抠。
“那感情好!对了我打算和于莉尽快结婚,争取明年就抱上大胖小子。”
杨卫彪毫不避免,人可是媒婆,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没问题啊,你要快的话,这周末日子就挺好,宜嫁娶。咱也不是搞封建迷信,是看万年历来的。”
王婶儿这业务能力真挺强的,还连带算日子了,正常情况,这得单独收费。
“那就这周末,一周时间差不多了,我会把结婚用的东西准备好。那你看这上门时间定在哪天”
杨卫彪怕秦淮茹出盘外招,也担心院里其他人来阴的,所以早点把于莉带进屋,很有必要。
“后天傍晚怎么样,你提前点下班,我今天就去于家,让那边也准备准备,另外问问彩礼给多少合适。”
王婶儿这也是属于加急处理了,既然收了钱,就不怕跑腿。
“成,我到时候带肉菜过去,你让于家那边别乱钱。”
杨卫彪也需要点时间去请假,眼看要上班了,赶紧撤了。
琢磨着去买块手表,能看时间,不用担心迟到什么的。
骑着自行车到了轧钢厂,比走路快多了,到了车间,等了一会才响起上班铃声。
现在是朝八晚六,中午有俩小时休息时间,一周就周末休息一天。
工资是按天算的,比如学徒工,刚进厂的时候,第一年,每天工资只有七毛钱,低得可怜。
一月出勤二十六天,拿18块2毛,如果遇到二月的时候就惨了,都不到17块。
“杨师傅,来了啊。”
“杨师傅,这你的工具,都擦拭好了。”
锻工车间的人纷纷过来打招呼,哪怕是别的小组,或是班头,甚至是车间主任,都得给他面子。
因为他在上周锻造出了首批锥形火车轮子,为此才能破格连升两级,成了六级工。
“那就准备开工吧。”
杨卫彪开始换工装,也不急,因为锻造的钢锭没那么快烧好。
一支烟的功夫,烧得通红的钢锭被送来了。
也就是一个圆柱形,是用拖车拉过来的,不用他动手,几个小工把钢锭推到锻造台上。
然后按照机器设定,根据高度,直接硬锤,把钢锭一边给锤匾了。
“好了,我来吧!”
杨卫彪出手了,上前就用工具夹住钢锭翻来翻去,而机器锤每次落下都砸在上面。
渐渐的,钢锭成型,最后成了一个锥形轮子。
他一边工作,也一边讲解,一若光靠他一人,仅一辆火车的需求,就能忙活好几年,所以得大伙一起出力。
“好了!”
他笑着收工,等下一个钢锭送来,中间相隔十分钟以上,可以出去抽支烟,放个水之类的。
那话怎么说来着,现在的工人,干活是认真干,但要说拼命,那就扯淡了。
“杨师傅,你这可太厉害了。”
说话的是厂里的工程师,姓方,大伙都叫方工,且厂里的工程师就这么一个,不过
不像后世工厂分化得那么夸张,如今一个工程师就给全给包了,总领技术员就可以。
至于工资,按地区分类不同,会有变化,像在四九城,工程师起步100元整,最高可以拿到322块,妥妥的不完。
但像是技术员,也就所谓的助理工程师,起步55元,还没他工资高。
“方工,我也就是力气比别人大点,刚好就琢磨透了。”
杨卫彪表示谦虚,现在就流行这个,做好事不留名,出了成绩不邀功,伟光正才是主流。
“这可不是凑巧啊,是真技术到位了。”
方工也快五十了,技术过硬,而且是读过大学的,专业出身。
地上放着杨卫彪刚锻造的火车轮子,分为内圆和外圆,而外圆还分了大小,从侧面是一个圆柱形,但边上要从大的一面往小的一边倾斜,这就成了圆锥形。
这样设计,能减少火车轮子与轨道的磨损,同时起到减震,以及在火车变道的时候不容易翻车。
偏偏锻造台的锤子是平面的,锻造圆柱形简单,这圆锥形,纯粹考验工人的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