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变了(2 / 2)
这次易中海学聪明了,不表态也不反对。
然后这事到了现在,都没个结果出来。“杨大哥!”
秦京茹看到人后,赶忙过来,她没回乡下,孩子还小,担心回村里给冻着了。
“嗯,小宝呢”
杨卫彪关心儿子。
秦京茹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老是把儿子叫小宝,明明是杨家老大,却也没多问。
这会回答说:“小宝睡着了,没几个小时醒不了。”
“嗯!那就跟我一起看看热闹。”
杨卫彪牵着秦京茹的手,不嫌事大。
“开全院大会吧!这不是小事,让全院投票,是要超过半数就让贾张氏留下来,不然就不能进这院子。”
阎埠贵觉得这法子好,院里苦贾张氏久矣,应该不至于答应吧。
“噗通!”
只见贾张氏突然就跪了下,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大伙行行好,就让我留在院里照顾老太太吧,我也没几年可活的了,低保一直申请不下来,在让我待在外边,这个冬天都过不去了啊。
我给大伙磕头了,求求大伙了。”
贾张氏真的就磕头了,而且看起来还很熟练,那是因为她年龄大了,有好多次给人拉货,不是掉了东西,就是摔了东西。
别人让她赔钱,哪赔得起啊,最后都是磕头了事,所以这会顾不上面皮就磕上了。
最关键的是,贾家仨孩子今天不在院里,贾张氏挑这么个时间,本来就做好了磕头求人的打算。
“哎呀,这不至于啊!”
“算了算了,看贾张氏这样子,应该也闹不起来。”
“那可说不准,说不定就是骗人的了。”
院里住户反应不一,到现在说不清楚贾张氏能不能留下了。
易中海站出来说:“那就投票吧!同意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站在右边,咱院里就这么点人,好些还不识字,就不搞登记了。”
“好,就这么投票。”
住户们有些很快做出了选择,有些还在犹豫,摇摆不定。
而这房子,是易中海送给何晓,现在在白晓红手上。
白晓红和傻柱两口子带孩子回娘家了,不过已经通知到了,白晓红的意思是听老太太的。
因为这房子老太太还在住,这是当初约好了,只有老太太不在了,在算是白晓红的房子。
“杨大哥,我们怎么选”
秦京茹为难了,却见贾张氏还跪在地上,满脸祈求的看着她。
“杨大哥要不算了,我们都有孩子了,我姐……我是说。”
秦京茹差点说漏嘴,提到了她姐秦淮茹和杨卫彪的关系。
“行吧!”
杨卫彪无奈,明明都已经出招了,没想到阎埠贵战斗力不行,愣是给拖成了投票。
他也不好在当这恶人,索性就干脆的拉着秦京茹去了赞同的一边。
贾张氏一看这情形,终于松了口气,这院里现在做主的是杨主任啊。
果不其然,在杨卫彪做出决定后,原本摇摆不定的那些人,连忙到了赞同的一边。
开玩笑,杨卫彪可是轧钢厂主任,是院里的风向标啊。
“谢谢,谢谢大伙了。”
贾张氏还跪在地上,看到在杨卫彪战队后,瞬间支持的人就占了大多数。
甚至有些人还转变了立场,原本不同意,最后也同意了。
到最后形势突变,纠结全都站到了一块。
“哎呀,这……”
阎埠贵快哭了,为什么会搞成这样。
他想了想,呵斥道:“贾张氏,你要是还想住这院里就老实回答一个问题,不然我就是闹到街道,也不让住进来。”
“老阎你何苦为难我啊,你要问什么。”
贾张氏依旧没起来,这还没最终谈好。
“当年我那家底是不是你贾家偷的,我家底呢你只要老实回答,我就不追究了,还同意你住回来。”
阎埠贵好多年了,一直没想通啊。
“这,这……”
贾张氏迟疑了,最后一咬牙,这么多人看着的。
“老阎,当年是我老贾家对不住你,你那家底是棒梗在外面玩的时候捡到的,就是后来棒梗不小心丢了,不见了,我贾家没过你一分钱啊。”
这话一出顿时哗然,多少年前的悬案破了啊。
“贾张氏,你,你是成心不让我好过啊,这事我不管了。”
阎埠贵负气而去,刚贾张氏的话,他只信了一部分,至于什么棒梗在外面捡到的,骗谁呢,明明是棒梗在他屋里偷的。
还有说他家底被棒梗弄丢,绝对不可能,难道贾张氏自己不知道藏钱。
阎埠贵也认栽了,至少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棒梗干的,最后被贾张氏把钱了。
这会院里众人对贾张氏指指点点。
“贾张氏,你回来可不准在偷东西,发现一次不仅把你赶走,还把你抓起来。”
“就是,你要在犯事,就去劳改,死了也别回来。”
院里住户怕了,不知道这次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大伙放心,我早就不偷东西了,这些年都是靠着拉板车养活自己。”
贾张氏起来了连连鞠躬,然后扶着一直没说话的老太太回屋去了。
杨卫彪摇头,他这次赞同贾张氏留下来,虽然被裹挟了。
但也有自己的打算,贾张氏早晚该知道他和秦淮茹的事,不然跟锦衣夜行有何区别,又何谈报复老贾家呢。
就这样,贾张氏在外边流浪多年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四合院,跟聋老太太住在一块。
但贾张氏依旧面临无人养老的问题,平时里还是得在外面拉板车挣钱。
不然光靠老太太每月那五块钱的补贴,根本不够生活。
再说了,老太太如今的吃喝,都是由一大妈给送的,家里就没吃的。
贾张氏要吃饭都得自个儿解决,搬回来不过是节约了之前睡大通铺那几毛钱的住宿费罢了。
第二天,阎埠贵不惜跑去白家把傻柱叫了回来,也把许大茂和刘海中召集到一块商量大事。
等他把火锅底料的事一说,许大茂就诧异道:“还是杨主任有办法,还能想到用出书赚钱。”
傻柱跟着说:“这肯定能赚不少,买这书的人多。”
反倒是刘海中迟疑了,“咱们那秘方可是很值钱的,公布出去会不会亏了
留着以后光是卖火锅底料都不止赚一万。”
“老刘,此一时彼一时啊,现在都不敢做大生意,火锅底料又卖不了,不如先变现。”
阎埠贵急着搞钱,要把借老易的去钱还了,最好还能落下点本钱,等着东山再起。
杨卫彪想了想说:“先变现吧,火锅底料固然重要,但以后真要开店,也可以在把配方改良一下。
我们出版的标准版,还有火锅店的菜品和装修环境也非常重要,不能只看配方。”
“行,既然杨主任都这么说了,那咱就变现,不过赚到的钱该怎么分配”
刘海中迟疑的原因,公司只剩他和老阎,还有许大茂有股份了。
杨卫彪直接就说:“我要两成,其中一成要拿到出版社打通关系,剩下一成是我的辛苦费,这不过分吧,有我的署名,能卖得更好。”
“没问题,两成是应该的。”
阎埠贵没觉得多拿,总不能让人白干,而且火锅底料最开始就是杨卫彪拿出来的,即便偷偷拿去出版了,他们也无可奈何,因为公司早就没了。
“剩下的八成怎么分”
许大茂问到了重点,他也缺钱,要是能赚一笔,就太好了。
“我要三成五,我是大股东。”
阎埠贵这次必须夺笋,错过这个村,没翻身的机会了。
“那我要三成,我是二股东。”
许大茂算了算,这能进账三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