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无是坟者,谁取谁干;惟其的之,是以射之(1 / 2)
谋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自身和对手的情况,运用智慧和技巧,制定出最合理的方案,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
在战争中,谋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为只有充分掌握谋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谋略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境界,这意味着,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明确双方的强弱,找出对手的短板,并且在战争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削弱敌人的战斗力,从而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检察官这个‘以退为进’的谋略,真的是打蛇打七寸啊。退步并不是失败,而是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退步也并不就是怯懦,它只是暂时的妥协,更是一种进行自我调整的策略。
所谓让,并非简单的退却,而是深谙时机的主动选择,就像稻谷在成熟时低头,江河在奔流时绕行一样,这些都诠释了‘以退为进’的超高智慧。真正的强大,在于懂得何时退却,如何退却,以及退向何方。
退让,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节奏的精准把控,历史上的智者,如曾国藩、张良,都深谙此道,曾国藩在稳扎稳打中成就名臣之位,张良则辅佐刘邦奠定大汉基业。
退让一步,并非真正的放弃,而是为了更精准、更有力地前行。
巴检察官听了之后,也是微微一笑,此刻的宁致远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他来不及更多的思考,只听见巴检察官说道:“好一张伶牙利嘴啊,为了给自己开脱罪名求得心理上的安慰看来你也没少说服自己吧。那我就按你的标准来好好掰扯掰扯。
善行这一点我们就没有谈论的必要了,你收了客户的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作为证据的整理出来的你受贿金额的统计表已经给你看过了,你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对吧;
而且这个钱并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之内所允许的,集团出具的你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也已经说明了这一切,所以无论出于任何理由都不可能说是善的,我想这个你没意见吧?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你有极其特殊的理由,那你完全可以在该做的过程中,在向集团申请审批的过程中也一并说明呀,你并没有,难道你这也是出于你所谓的善因?呵呵,你今天花了很长的篇幅,不就是要表明你想要真诚的述说事情发生的经过吗?
那为什么在你工作的时候,你不能保持绝对的真诚呢?你不也是等你需要利用真诚了,才把真诚当成工具一样的拿起来的吗?还在这里提什么内心始终保持着真诚,你说的时候自己难道不脸红吗?你在跟客户发生资金往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真诚了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反求诸己,再求诸于人,你不是说你是来自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吗?这个道理不懂吗?要求别人的时候总是容易的,对自己却总是放的很宽嘛,呵呵。
在我看来,我们谈到一个人的善,要追问到他本来的心迹,要看他的心迹是不是为善,就如同你说的善因。存心善才算善,哪怕转出来的是恶果仍旧无损于善;而存心恶就是恶,就是转出来的是善果仍旧不能不说是恶;
进一步说,不但存心恶如此,就算是存心不恶,但没有存心为善,就算是转出善果了也不能说是善行;更进一步说,存心不善不恶,若有心为善所结出得善果也是不值得称道的,这就是俗话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重点是一个人根本上要存心善,善是自然而然从内心发出的,而不是有心为善,有心为善那是有目的的,那就跟善的本质有了冲突,因为善的本质是没有目的的,善本身就是目的,就像你说的追求做圣人本身就应该是目的,不能再夹杂任何的目的,至于无心为善,那就更不足道了;
你跟你的辩护人一直用历史上改变人类思维最深刻的伟大的哲学家里的某一位着名哲学家的话来举例,是觉得很高明吗?不要觉得拿这些话来证明自己就显得自己很厉害了,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愚蠢至极、哗众取宠的行为;
我身为检察官,想要告诉你的是,通过读哲学书籍锻炼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是我们专业的必备技能,有个很重要的原则你还没有领悟到,那就是无论你引用哪个着名哲学家说过的话来印证你的观点,基本都可以找出另外一位着名的哲学家肯定说过跟你观点完全相反的观点;
所以,无论你怎么强调所谓的‘历史上改变人类思维最深刻的伟大的哲学家’这一点,对你观点的正确与否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既然你喜欢用,那我也送你一句,历史上改变人类思维最深刻的伟大的哲学家里,还有一位名叫康德的,他有句话说的好:“在有能力去行善的时候去行善,乃是一种责任。”
所以在我看来,你所说的这部分你自己觉得是善的,无非也就是你的责任而已,是你本来就应该做的,你也没必要去拔高维度,呵呵......”
巴检察官说完,一直盯着宁致远,宁致远感受到了自己在逻辑上的以及身体感受上的暴击,确实,在回忆自己所作所为的时候,任何人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某种程度的美化,甚至是扭曲,有些时候可能都是你不自觉的,是你无法进行掌控的。
宁致远想了想,说道:“好吧,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说我帮助别人是我的分内之事喽。如果我帮助一个乞丐,他不是我的客户,我也有客观能力,那就是做善事,但如果我是帮助我的客户,用的是手中的权利,那就不是做善事,是我的责任对吗?
那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无心为善但碰巧结出了善果在您那里不足为道,只是比存心为恶反而结出善果的高明了一点而已。
可有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过,就是那些存心不善反而结出善果的人现在反而成了受保护的对象,成了受害人的模样,这公道吗?
同样是一件事情的参与者,我就要被全身上下剥的一丝不挂,对方就可以作壁上观看笑话,或者摆出弱者无辜的模样,这就是你们想要的或者说坚持扞卫的公平?
别人受惩罚是对我要不要受惩罚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别人非但不受惩罚还要落井下石,觉得我受惩罚是理所应当,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你也不用给我讲那么多的大道理,是,我承认,再多的人认为一件事情正确也并不能增加这件事情就一定正确的必然性,但是你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很多人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发表意见的,他们并不在这个事情之中,他们从来不关注当事人以后得人生,不是吗?
就像刚刚我的辩护人说的那位穿着衣衫褴褛的儿子无缘无故被警察抓了进去被折磨成神经病了一样,大家关心的也许只是这个过程,也许只是最后的真相或者说是个结果,可是,谁会在意他的未来的人生呢?
就像坐在法庭里观看审判的观众,一个犯人最终受不受惩罚其实对大部分观众的影响都是短暂的,出了这个法庭后,就被其它事情覆盖的烟消云散了,真正在意的,受影响最大的无非就是受害人家属而已,你能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您一定看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吧,主人公楚门从出生就被丢进了一个大型的电视直播真人秀之中,直到人到中年,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是被设计好的,他一直以来的生活,都是被全国的观众所观看、所消遣的;
可那是他真实的生活啊,就算是最后,楚门发现了自己所在的生活就是一部众人设计好的情境,他毅然决然的决定走出这道门,去体验新的世界,在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全国的观众都喜极而泣,都为他鼓掌喝彩;
可是,之后呢?随着楚门秀的电视节目因为楚门自己走出了另一个世界而停止了直播,人们在为他的选择而感动之后,没过几分钟,他们就拿着电视节目单去寻找新的节目去消遣了;
没人会在意,就是这样的一个真人秀设计,牺牲了一个人几十年的真情付出,没有人觉得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也没有人去关心楚门在走出那个设计好的世界之后,是不是能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当中生存下去,他就是人们作为消遣的赤裸裸的牺牲品!
你可以让我不要去管别人接不接受惩罚,但是这个别人在我这里肯定是有区分的,跟我的案件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的人我是可以心安理得不去管,就像在社会上跟客户之间吃吃喝喝资金往来的多了去了,想管也管不过来一样,这种我肯定是不会在意的;
但是,跟我的案子相关的,不管怎样,不管我有没有真诚的在工作流程中向集团袒露全部的事实,但是,同样的逻辑,我怎么样根本就不影响这些客户就不能在承办的口供里摆出这么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得了便宜还卖乖,对这样的人,我怎么才能做到置之不理?
反正他们的利益诉求已经得到了,得不到也就不会有资金往来了。你既然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最起码你可以实话实说,或者保持沉默,但是你不能说谎话、说假话,你不能落井下石,你不能过河拆桥,就算你真的要真么做,也不要摆出一副柔柔弱弱、被欺压压迫的可怜样!
这真的让人恶心,想要让我成为赤裸裸的牺牲品,可以的,但是,请注意吃相不要太难看”!
宁致远说着说着,感觉自己情绪上有很大的波动了,是要停顿一下、整理一下情绪的时候了。所以,他拿起身边的矿泉水,喝了几口,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放下矿泉水,宁致远继续说道:“还有一点,我是觉得,如果想要判断善恶,要从一个人做出来的看,而不是想出来的和说出来的看,这个标准也许不理想,可是却很客观。
一个人,只要他去做了,不管是因为后悔去做了,还是因为忏悔去做了,还是为了拿别人的钱去做了,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做了,就很难说他不是做善事,你只能说他动机复杂纯度不够而已。
就像我为客户争取他们想要的利益,虽然我的出发点、我的动机,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拿这些好处费或者感谢费,但是,最起码我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而且,我也没有违法集团规定的任何条例吧?
但如果一个人,他什么也没做,只是想着或者说着去行善,那都不能算是善的。你口口声声说要看一个人本来的心迹,你要求太高了,人本身的复杂性就在于人心的复杂。
人心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几千年来,古今中外,还没有一家理论可以说服大家的。事实上我觉得,人心本身就是善恶混合的,有好的、有坏的、有明的有暗的、有为人的有为我的,这种混沌的状态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弄清楚。
心迹既然本身就这么难以捉摸,你又怎么能用这种标准来评定呢?
所以,很多问题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那么黑白立刻分明,在一个人阅历较多点以后,他有时难免会发现,人间许多对立的问题,如是非、正邪、善恶、好坏等等,并不都是很草率就能断定的;同时对立的情况,往往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明显,对立的双方,可能混有相同的成分、相似的成分,甚至还有完全相反的尴尬场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