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规划万山(1 / 2)
『qu 】
所以沈沐风当天下午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其中包含万山县房屋居住问题,发展经济,教育,善养孤寡老人等等。
说白了分为四个方面,吃穿住以及教育问题,吃穿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老百姓可不会管你是谁的天下,老百姓想要的很简单,无非生存二字,这也是为什么偌大的万山县,在十多年间,从八万多人的大县镇锐减到两万人的主要原因,能走的都走了。
其实沈沐风也有些纳闷,这里是万山县,背靠天脊山脉,百姓不少都是猎人,可以说是民风彪悍,何以被三家如此欺压都没有多少人反抗。
不过细细一琢磨沈沐风有些明白了,万山县比较特殊,十数年前人们生活的比较安逸,可自从朱启贵接任万山县知县以后,才发生了扭转,老百姓就是这样,没有多少人会主动造反,可想要造反的时候已经晚了,真要到了都是老弱妇孺的时候,还又什么能力去跟着造反。
在华夏历史上,有很多的农民起义,也如同朱元璋推翻腐朽的王朝的例子,但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和受欺压的平民百姓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再说当时的万山县,百姓还没有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朱扒皮和三大家族的万山县是没有盼头了,所以在数年之间人口不断的锐减,百姓也纷纷的离开故土寻觅活路。
加上这些年三大家族羽翼已丰,又有一群附庸的家族,就是想要反抗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况且三大家族冷血残忍,大肆杀戮作对的人,后来就算有人想反抗,不为自己打算,可也要考虑家人。
当然,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沈沐风就算想要立刻让三大家族消失,却也不能轻易动手,毕竟他要负责的是这两万百姓,不过也不是说三大家族犯下了罪行,就可以一笔勾销,沈沐风已经做好秋后算账的准备。
现在沈沐风考虑的是民生问题,首先是住房,要解决的有很多,盖房需要砖瓦,这就需要建一座窑厂,专门烧制砖瓦,如果在州府购买,运输不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小,有些得不偿失。
而县衙后山就有一个黄泥坡,不到七里,正好可以在那里建窑厂,烧制砖瓦的木材漫山遍野,长远考虑,建一座窑厂的意义远大于购买砖瓦,这笔账沈沐风还是能算得清的。
砖瓦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盖什么样的房子,按理说盖楼房最好,可这里没有水泥,如果大面积盖木楼,耗费的工匠极多,想要盖三层以上的木楼更不现实。
想了想沈沐风决定盖两种房子,一个是砖瓦房,这种房子要贵一些,剩下的就是泥土房,黄泥参入稻草,居住没有丝毫的问题,经济实惠,需要工匠的水平不用很高,就是普通人完全可以,只要规划好一样不会差。
吃的问题要容易一些,粮食对沈沐风还好说,既然将三大家族拉上船,那么粮食等食物的价格必须恢复市场价格,而自己也算是稍微富裕点,还能撑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