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百三三章 投入(1 / 1)
热门推荐:、 、 、 、 、 、 、
说真的,要干这餐饮业的话,虽然心里想着的是给叶静随便找点事儿做做,弄的有点像是各种家里比较有钱的房二代其实日常生活完全靠着租房子的房租就很好过了,但是为了不荒废自己,他们还是会去找个工作随便打打工什么的就行了。毕竟贾家并不靠着这么一个行当吃饭,而且要在这么一个世界上特别是西方世界推广高档中餐吧,这还真有点难度,所以其实真心扔给叶静玩儿就得了,哪怕一个年赔个百万美元什么的都无所谓,给妹子玩儿么!可是问题就在于,贾鸿渐这么一个人呢有强迫症,虽然之前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这么想的,但是真的打定主意了要弄之后,他一下子就投入到了思考里面,然后彻底的忘了这么一个规则了!
这话怎么说呢?首先要从餐馆的定位什么的说起——咱要弄一个餐馆,这可不是说什么在小区门口弄一个小饭店,不是说只要弄个好厨子味道好价格便宜东西干净就行了的,而且就算是味道好价格便宜东西干净,这也是定位啊!做生意是一定要想自己的定位的,自己面对什么消费者?在小区门口弄一个小饭店,这就是针对小区附近一些居民节假日什么的聚餐或者是一家人不想做菜了出来吃饭甚至是年轻人每天下班晚懒得做菜直接来打包什么的。那首先来说就要便宜就要亲民!毕竟一个小饭店你这要弄个跟大饭店一样的价格,那不是自己作死么?就算味道再好吃用料再好也不能这价格啊!
思考好自己的定位在哪里,然后寻找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的不同,尽量塑造出来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优势,这就很容易把生意做好了!哪怕像是前世在x宝上开店也一样。要开店。那就要先考虑自己的货源有什么优势,就要考虑自己能做到什么价格。人家同类店面做的最好的店,一个产品卖100还能赚钱。咱这边儿拿到货最低也要120,这特么的就没办法做!在x宝上。拿到货源的价格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咱能以别人化上一衣带水的日韩呢!如果一下子要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美国去弄,想要三五年之内弄出来……那还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而且真的要高档的话,贾鸿渐也不愿意专门针对华人市场。虽然说纽约这么一个美国大都市那是全美华人非常多的地方。而全球目前海外华人华侨已超过四千万,遍布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经和正在从事餐饮业的华商比重占到半数以上,中华饮食文化已成为连接世界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和基础。这些看起来好像都非常适合中餐的国际化,但是,中餐馆也是很多华人初到异乡创业生存的首选行业,但由于海外中餐馆大多为家庭式小规模经营,仅被当作资本积累的初级环节,因此往往陷入低档、廉价的误区,造成海外中餐业的经营现状与我国“美食王国”的美誉并不相匹配。
这中国人到了美国打拼之后。起码有一半人都是开各种中餐馆的!那什么芙蓉蛋啊左宗棠鸡之类的奇葩菜品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然后这些菜品呢已经被改造的中国人吃了都不习惯的地步了!而且这些小餐馆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好像中国菜就是在半夜其他餐馆都打烊已经关门了以后还可以叫外面的餐馆,而且还便宜。这一下子就把中餐的档次有点拉低了!而且真的说起来。因为中餐的特殊性,所以这外卖的菜品至少说起来跟高档菜差别不是很大!比如说吧,这美国的外卖是披萨,但是在美国真正的高档餐馆里面,是基本吃不到披萨这玩意儿的!为啥?因为这披萨跟汉堡热狗一样,那就是肉夹馍这种快餐的水平啊!中国的顶级餐厅里面叫个肉夹馍试试?这都要被服务员给扭送派出所的好吧?人家直接就认为是来找事儿的!
但是中餐就不一样了,美国的中餐馆打包外卖的都是啥?木须肉、咕咾肉、宫保鸡丁……这些玩意儿在大饭店里一样可以叫的到啊!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平常习惯了快餐和正餐的菜单是完全不同的美国人,突然走进了中餐高档餐馆。发现这里面的菜品很多他们日常叫外卖的时候都吃过,他们会有什么感觉?当时第一感觉是不是味道品尝起来就跟外卖的饭店一样。然后就感觉这餐馆怎么这么坑爹,人家卖那么便宜的菜他这边卖的这么贵?这绝对是可能的吧?所以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口味的问题那都是最后的最后才用解决的了!
在口味之前甚至连装修风格都是需要详细考量的问题——这特么的整体装修风格怎么样才好?是传统中式的还是中西混合现代化的?中式的话虽然好,但是好像所有高档一点的中餐馆做的都是中式的装修!这种中式装修咱已经见到太多太多了,都没有新鲜感了。而弄成中西混合现代化的话,这会不会文化的味道不浓?会不会没有那种异域风格?就像是咱中国的什么穆斯林餐厅那还会弄的尽量中亚风格呢……所以这都是要细细思量,都是要好好拿捏的问题啊……有这些问题在,贾鸿渐能不投入么?(未完待续)r466